
阿司匹林肠溶片(曙光)
处方药物国家医保目录(甲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
英文名: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主治:脑血栓 心肌梗塞 血栓形成 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脑缺血
药品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
商品名称:曙光
英文名称: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汉语拼音:Asipilin Pian【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司匹林。
【性状】
本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
抑制血小板聚成,防止血栓形成,治疗和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塞、偏头疼、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漏和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 口服。① 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敏4小时1次。② 抗风湿,一日3~6g,分4次口服。③ 抑制血小板聚集则应用小剂量,如每日80g~300mg,一日1次。④ 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2.小儿常用 口服。① 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② 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用于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热退2~3天后改为每日30mg/kg,分3~4次服,连服2月或更久,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期间,每日5~10mg/kg,1次服。
【不良反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1) 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 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 g/L后出现。 (3) 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 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5) 逾量或中毒表现:① 轻度,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多见于风湿病用本品治疗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② 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改变(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白尿。
【禁忌】
1.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2.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3.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 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 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 4. 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6. 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 7. 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 8.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9.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3.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在妊娠头3个月应用本品可致畸胎,如脊椎裂、头颅裂、面部裂、腿部畸形,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和骨骼的发育不全。在人类也有报道在应用本品后发生胎儿缺陷者。此外,在妊娠后3个月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使妊娠期延长,有增加过期产综合征及产前出血的危险。在妊娠的最后2周应用,可增加胎儿出血或新生儿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用药也有可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曾有报道,在妊娠晚期因过量应用或滥用本品而增加了死胎或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可能由于动脉导管闭锁、产前出血或体重过低)。但是应用一般治疗剂量尚未发现上述不良反应。本品可在乳汗中排泄,哺乳期妇女口服650mg,5~8小时后乳汁中药物浓度可达173~483μg/ml。故长期大剂量用药时婴儿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小儿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本品,可能与发生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有关,中国尚不多见。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服用本品易出现毒性反应。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小儿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 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本品,可能与发生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有关, 中国尚不多见。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服用本品易出现毒性反应。【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不宜与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2. 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本品自尿中的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不宜同用。3.本品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4.本品可加强口服降糖药及甲氨蝶呤的作用,不应同用。5.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贮藏】
密封保存。
【规格】
25mg
【有效期】
60个月,有效期后请勿使用。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1020827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医师专业问答:
问:脑出血的人能吃阿司匹林肠溶片吗
答:脑出血患者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免加重病情。脑出血是指脑部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其主要原因是脑血管壁的破裂或血管内压力的突然升高。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减少血栓形成。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出血的患者,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如果患者有其他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问:心脏病能吃阿司匹林肠溶片吗
答:心脏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来预防血栓形成。心脏病患者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因为该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预防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然而,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心脏病,如心力衰竭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在决定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时,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此外,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对于心脏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健康、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进行体检。
问:阿魏酸哌可以替代阿司匹林肠溶片吗
答: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魏酸哌在功效和适用人群上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直接替代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其作用。而阿魏酸哌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的作用。两者在功效和适用人群上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直接替代。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适用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而阿魏酸哌则主要用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和血糖,适用于有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的人群。对于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人群,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而对于需要改善代谢状况的人群,则可以考虑使用阿魏酸哌或其他适合的药物。
问: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去斑吗
答: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去斑。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其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斑点的形成与皮肤色素沉着有关,而阿司匹林肠溶片并不影响色素代谢,因此不能去除斑点。斑点的形成可能与遗传、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类型的斑点,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雀斑可以使用美白产品或激光治疗;黄褐斑则可能需要激素类药物或光子嫩肤等方法。对于想要去除斑点的人群,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皮肤科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问:阿司匹林肠溶片长期服用有副作用吗
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和出血风险增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胃痛、恶心、呕吐等,这是由于其抑制了胃黏膜的保护机制。此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包括消化道出血和颅内出血,因为其会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过程。对于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风险更高。同时,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维生素K缺乏,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胃肠道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药物。
问: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治风湿性关节炎吗
答: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部分症状,但其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有限。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然而,其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有限,不能完全治愈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链球菌感染引起。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作用较弱,患者应寻求专业医生开具其他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问:牙龈出血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有关吗
答:牙龈出血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有关。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阿司匹林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增加牙龈出血风险。牙龈出血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刷牙方式不当、牙结石过多、牙龈炎症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避免过度用力刷牙,可以降低出血风险。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应定期监测牙龈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治疗方案,以平衡出血风险和心血管保护效果。
问:怀孕可以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吗
答:怀孕期间不建议随意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降低发热。由于阿司匹林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除非有明确指征,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应服用。如果孕妇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等高危因素,或有血栓形成的风险,经医生评估后在严密监测下,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预防血栓形成和保护胎儿。对于任何孕期用药,都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决定用药。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
问: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什么药
答: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同时,它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该药物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还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对于疑似由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以及肝肾功能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果确诊为上述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此外,还可以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期间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皮肤瘀斑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问:吃阿司匹林肠溶片大便黑色怎么办
答:吃阿司匹林肠溶片大便黑色可以采取停用阿司匹林、调整药物、胃黏膜保护剂等措施进行治疗。1.停用阿司匹林如果发现大便颜色变黑是由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引起的,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因为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而大便黑色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之一。对于存在消化道溃疡、出血等风险的人群,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2.调整药物若确定为阿司匹林引起的大便黑色,可咨询医生后更换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钠颗粒等代替。这些药物同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可能对胃肠道的影响较小。适用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且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患者。3.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口服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胃黏膜保护剂来缓解症状。这些药物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于受损的胃黏膜表面,减少胃酸和食物对黏膜的刺激,从而减轻大便黑色的情况。适用于因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引起的黑色大便。建议密切监测大便颜色变化,如有持续性黑色大便或伴随腹痛等症状,应尽快就医以排除更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健康。
上一个:感冒清热颗粒(太极)
下一个:三勒浆牌天天向上片
相关药品:
- 保健食品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