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丸(立效)

归脾丸(立效)

OTC(甲类)国家医保目录(甲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

英文名:GuiPiWan(LiXiao)
主治:心脾两虚  失眠  头昏  乏力  食欲不振  气短

药品说明书:

  •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归脾丸
    商品名称:立效
    英文名称:GuiPiWan(LiXiao)
    汉语拼音:GuiPiWan(LiXiao)

  • 【成份】

    党参、白术(炒)、黄芪(炙)、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甘草(炙)。

  • 【性状】

    本品为棕色的水蜜丸;气微,味甘而后微苦、辛。

  •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 【用法用量】

    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

  •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 【禁忌】

    归脾丸不宜与感冒药同服,感冒发热病人应暂时停用,须在感冒症状消退后再服用归脾丸

  • 【注意事项】

    1.忌油腻食物。 2.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3.本品宜饭前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二周症状未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应诊。 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药理作用】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 【贮藏】

    密封。

  • 【规格】

    每袋装6g

  • 【包装规格】

    复合膜包装,每盒装6袋。

  • 【有效期】

    36个月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0055460

  •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山西华康药业

医师专业问答:

问:归脾合剂糖尿病人可吃吗

答:归脾合剂中含有一定的糖分,不建议糖尿病患者自行服用。归脾合剂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白术、茯苓、黄芪等,具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糖尿病人的饮食限制主要是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以维持血糖稳定。归脾合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含有一定的糖分,因此糖尿病人在服用前应咨询医生是否适合使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归脾合剂中的糖分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影响病情控制。但若经过医生评估后认为适合使用,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糖尿病人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建议在餐前或餐后适量饮用,并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问:养荣百草丸和人参归脾丸一起吃行吗

答:养荣百草丸和人参归脾丸不宜同时服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养荣百草丸和人参归脾丸都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两者一起服用可能会导致补气过量,引起上火症状。同时,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来说,过量服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由于这两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因此在服用时应注意剂量控制。对于正常人群或气滞血瘀的患者来说,不建议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交替使用这两种药物。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如适量食用红枣、枸杞等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食物。

问:手起皮吃归脾丸管用吗

答:手起皮吃归脾丸不一定管用,具体是否适合使用应根据个人情况和病因来判断。手起皮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问题,如干燥、过敏、感染等。归脾丸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失眠等症状。因此,单纯的手起皮可能与归脾丸的治疗作用无关。如果手起皮伴有脾胃虚弱的症状,如食欲不振、乏力等,此时服用归脾丸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若手起皮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则归脾丸可能无效甚至有害。对于手起皮的情况,建议患者首先明确病因,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可以尝试使用保湿霜或润肤露来缓解皮肤干燥和不适。

问:心脏早搏次数多能吃归脾丸吗

答:心脏早搏次数多不宜单纯依靠归脾丸治疗。心脏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心跳的基础上出现额外的、不规则的跳动。归脾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归脾丸对心脏早搏的治疗作用有限,应就医查明原因并接受专业治疗。心脏早搏次数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绪压力、电解质失衡、药物副作用等。归脾丸主要用于调理脾胃,对于非脾胃虚弱导致的心脏早搏效果有限。因此,如果心脏早搏频繁,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心脏早搏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其他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问:人参归脾丸可以治疗失眠吗

答:人参归脾丸对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失眠可能有效。人参归脾丸是一种中成药,由人参、白术(炒)、黄芪(炙)、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木香、甘草(炙)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人参归脾丸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改善因脾胃虚弱导致的失眠。除脾胃虚弱外,失眠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焦虑、抑郁、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导致的失眠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焦虑性失眠可能需要抗焦虑药物或心理治疗。在使用人参归脾丸治疗失眠时,应注意遵循医生建议的剂量和疗程。同时,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睡眠的药物同时使用。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放松技巧,也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问:人参归脾丸和浓缩当归丸能同吃吗

答:人参归脾丸和浓缩当归丸可以同时服用。人参归脾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浓缩当归丸也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两种药物可以同时服用,但需谨慎并遵循医嘱。如果患者存在过敏史或对其中任何一种药物成分过敏,则不应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以免引发过敏反应。例如,对人参或当归过敏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服用人参归脾丸和浓缩当归丸时,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问:人参归脾丸能使血小板提升吗

答:人参归脾丸不能使血小板提升。人参归脾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人参归脾丸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症状,对血小板的影响有限。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如果血小板持续降低,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例如,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因为病毒会破坏血小板或抑制其生成。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锻炼。在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建议。

问:人参归脾丸和桂附地黄丸可以混吃吗

答:人参归脾丸和桂附地黄丸不建议混吃。人参归脾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桂附地黄丸也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因为两种药物分别针对不同的脏腑和症状,混吃可能影响药物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脾胃虚弱和肾阳虚的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这两种药物。但不建议自行混用,以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或加重不适。例如,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心悸失眠和腰膝酸冷的症状,此时需要平衡治疗,避免药物之间的冲突。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

问: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可以同时服用吗

答:不建议同时服用人参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都是中药方剂,用于调理脾胃功能。人参归脾丸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状;补中益气丸则适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等症。两种药物都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但成分和功效略有不同,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或过量导致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存在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治疗,且症状涉及脾胃虚弱和中气不足,此时可能会考虑同时使用人参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然而,这种情况下,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的合理组合和剂量控制。在服用任何中药方剂之前,都应该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特别是对于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情况。此外,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问:失眠健忘可以吃归脾丸吗

答:归脾丸可能对脾胃虚弱引起的失眠健忘有效。归脾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归脾丸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状,从而缓解失眠健忘。失眠健忘还可能是由于情绪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引起,此时使用归脾丸可能无效,甚至可能加重症状。例如,长期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可能导致失眠健忘,此时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来解决。建议在服用归脾丸前咨询医生,了解是否适合个人情况。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失眠健忘的症状。

上一个:富马酸酮替芬

下一个:肾炎灵片

相关药品:

药品分类 [全部]
疲劳
咳嗽
便秘
流感
疼痛
心绞痛
硬化
贫血
失眠
糖尿病
头痛
糖尿
乏力
腹胀
衰弱
扁桃体炎
气管炎
湿热
月经不调
感冒
关节痛
高血压
心悸
过敏
宫颈炎
尿道炎
肺炎
阴道炎
溃疡
骨关节炎
湿疹
目赤
慢性肝炎
冠心病
上呼吸道感染
肠炎
消化不良
软组织感染
胀痛
胃炎
神经衰弱
头晕
附件炎
痛经
气滞
麻疹
咽痛
绞痛
瘀血
肝炎
风湿性关节炎
荨麻疹
膀胱炎
2型糖尿病
眩晕
下呼吸道感染
鼻炎
神经痛
痢疾
脓疱
咽炎
呕吐
瘙痒
肺结核
湿痹
皮肤软组织感染
淋病
脓肿
腰膝酸软
十二指肠溃疡
喉炎
伤口感染
结膜炎
偏头痛
口干
喘息
健忘
乳腺癌
耳鸣
风热感冒
前列腺炎
蜂窝组织炎
营养不良
抑郁
白细胞减少
肾病
流行性感冒
痉挛
舌生疮
热感冒
口舌生疮
心力衰竭
气短
无力
急性扁桃体炎
中耳炎
急性支气管炎
带状疱疹
胸闷
盆腔炎
咽喉炎
胆囊炎
白血病
尿路感染
血虚
扭伤
食欲不振
骨质疏松
鼻塞
黄褐斑
肝硬化
动脉硬化
利尿
水肿
恶寒
哮喘
过敏性鼻炎
胃溃疡
复杂性尿路感染
支气管炎
口渴
肝损伤
绝经
咳痰
脑血栓
泌尿系统感染
肿胀
高脂血症
佝偻病
皮肤瘙痒
支气管哮喘
牙龈肿痛
创伤
类风湿性关节炎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咽炎
自汗
紫癜
结核病
嗳气
原发性高血压
瘙痒症
恶心
腹腔感染
湿热下注
骨痛
慢性胃炎
气喘
疲乏
伤风
吞酸
坐骨神经痛
疱疹
中风
皮炎
败血症
拉肚子
耳聋
高血脂
缺铁性贫血
白带
脾虚
溶血
肾炎
小儿感冒
胸痹
角膜炎
热咳
痛风
气滞血瘀
口苦
肝癌
尿频
皮肤病
免疫缺陷
血热
淋巴瘤
肾虚
抑郁症
脑膜炎
流鼻涕
粉刺
头昏
厌食
骨质增生
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