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压力固定器(C-JAWS)

颈椎压力固定器(C-JAWS)

处方药物

英文名:C-JAWS Mini Compressive Cervical Frame
主治:

药品说明书:

  •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颈椎压力固定器
    商品名称:C-JAWS
    英文名称:C-JAWS Mini Compressive Cervical Frame
    汉语拼音:GengChuiYaLiGuDingQi

  • 【成份】

    本产品采用符合ISO5832-2的纯钛材料制造,表面经阳极氧化处理。产品为灭菌包装,采用伽马射线灭菌。

  • 【适应症】

    产品与体内融合植入物配合使用,适用于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

  • 【规格】

    B10111512,B10111514,B10111517,B10112012,B10112014,B10112017。

  • 【执行标准】

    进口产品注册标准 YZB/FRA 2200-2012《颈椎压力固定器》

  • 【批准文号】

    国食药监械(进)字2012第3462209号

医师专业问答:

问:颈椎骨折能不能不固定了

答:颈椎骨折是否需要固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建议进行固定以确保骨折稳定并减少脊髓损伤风险。颈椎骨折若未及时固定,可能导致骨折处不稳定,增加脊髓损伤的风险,并可能影响恢复过程。因此,对于大多数颈椎骨折患者,固定是必要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如骨折位置较好且无明显移位,或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后认为可以暂时观察,不立即固定也可能是一种选择。但此类情况需谨慎处理,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如果患者为儿童或青少年,由于其骨骼愈合能力较强,部分轻度的稳定性好、无神经压迫症状的颈椎骨折,在密切监测下,可能不需要外固定支架等器械辅助。在确定是否需要固定时,应由经验丰富的骨科医师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做出决策。无论是选择固定还是观察,都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

问:颈椎骨折固定支架睡觉可以拿掉吗

答:颈椎骨折固定支架在病情稳定后可以取下睡觉,但需遵循医嘱,避免突然移动造成二次伤害。颈椎骨折固定支架用于稳定颈椎,防止进一步损伤。在骨折稳定且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后,可以取下支架进行睡眠。但必须遵循医嘱,逐步适应颈部活动,以避免意外损伤。若存在不稳定骨折或未完全愈合的情况,则不应随意取下支架,应继续佩戴直至医生指示。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如疼痛加剧、肿胀等,可能是由于支架不适合或骨折部位有异常活动导致的。此时应及时就医,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在恢复期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过度仰头,以免加重颈椎负担。同时,定期复查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并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

问:颈椎骨折能不能不固定

答:颈椎骨折通常需要固定治疗以稳定脊柱,防止神经功能恶化,并促进愈合过程。固定可以限制颈椎的活动,防止因移动而导致的神经损伤,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疼痛和肿胀。如果不固定,颈椎的不稳定可能导致神经压迫的风险增加,进而加重症状,影响恢复。因此,固定是必要的。对于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稳定性颈椎骨折,可考虑使用硬颈托或软颈围进行固定。在处理颈椎骨折时,应避免擅自移动患者,以免加剧损伤。此外,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病情。

问:颈椎后路手术固定方法

答:颈椎后路手术固定方法一般有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等。颈椎前路手术一般是通过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手术方式,对颈椎进行固定。颈椎后路手术一般是通过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等手术方式,对颈椎进行固定。颈椎前路手术一般是通过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等手术方式,对颈椎进行固定。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一般是通过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等手术方式,对颈椎进行固定。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一般是通过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术、颈椎后路椎间孔扩大术等手术方式,对颈椎进行固定。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颈椎后路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保持颈椎制动,以免影响手术效果。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卫生,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

问:眼睛胀痛脊椎颈椎有压力是什么原因

答:眼睛胀痛、脊椎颈椎有压力,可能是不良坐姿、受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等原因导致的。1、不良坐姿如果患者存在不良坐姿,可能会使颈部的肌肉发生痉挛,从而出现酸胀、疼痛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上述症状。建议患者适当进行休息,也可以通过按摩等方式进行处理。2、受凉如果患者不注意自身保暖,导致颈椎部位受到凉气入侵,可能会使局部的肌肉发生痉挛,从而出现隐隐作痛的症状,甚至还会伴有颈椎发僵的现象。建议患者多注意自身保暖,多穿衣物,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3、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可能与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慢性劳损、颈椎间盘退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颈肩痛、颈部发僵、上肢麻木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眼睛胀痛、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颈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4、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与长期劳动或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下肢肌力下降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眼睛胀痛、脊椎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药物进行治疗。5、颈椎管狭窄颈椎管狭窄是指颈椎椎管容积变小,导致压迫到颈髓或神经根的疾病,可能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颈肩痛、颈部发僵、上肢麻木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眼睛胀痛、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问:颈椎固定手术后多久可以动

答:颈椎固定手术后一般需要3个月~6个月可以动,但是具体的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颈椎固定手术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颈椎部位固定,从而防止颈椎部位出现错位或者其他情况。由于手术过程中会对颈椎部位的肌肉以及韧带等组织造成一定损伤,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如果患者本身病情比较轻,并且采用的是微创手术,一般在3个月左右可以适当动。但是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而且选择的是开放性手术,可能需要6个月左右才可以动。具体情况还需要去医院的骨科检查,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术后要做好日常的护理,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休息,健康饮食,避免剧烈的活动,注意保暖,定期去医院复查,避免出现其他的疾病,影响疾病的恢复。

问:颈椎病手术后内固定大概多久可以

答:颈椎病手术后内固定大概需要2-3个月才可以完全恢复,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判断。颈椎病手术后,患者需要佩戴颈托固定,避免颈部过度活动,以免影响术后恢复。术后第2天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比如颈部活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局部粘连。如果患者体质较好,恢复能力较强,大概需要2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全恢复。如果患者体质较差,或恢复能力较弱,可能需要3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颈椎病手术后患者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沾水,也要避免用手挠抓,以免局部发生感染。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还要注意保暖,避免颈部受凉。如果术后出现局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问:颈椎手术以后如果内固定动了怎么办

答:颈椎手术以后如果内固定移动,一般可以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颈椎手术之后多久脖子可以运动,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不一样,而且颈椎手术之后根据患者的体质及恢复状况运动时间也不一样。对很多颈部手术,在手术之后只要没有放支具或者颈托,这种情况一般在7天左右可以进行拆线,拆完线以后患者就可以活动脖子。

问:颈椎脱位手术后多久取固定物

答:颈椎脱位手术后一般9个月取固定物。骨结构和韧带的重建可在8-9个月内达到良好的强度,一般不超过1年,肩锁关节脱位后,钩钢板主要用于固定。骨折脱位康复后,钩钢板会对肩锁关节运动造成一定的压迫,导致肩锁关节磨损,造成肩袖损伤。建议患者及时取出固定物,以利于肩关节的康复,取出固定物后,加强自身抵抗力。

问:长时间久坐怎么缓解颈椎压力

答:长时间久坐一般可以通过颈部运动来缓解颈椎压力。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坐姿正确,别低着头,每隔几分钟移动一次颈椎。不要保持姿势不变,以防止颈部僵硬,患者通常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可以支撑胸背部和腰部,分散颈椎的轴向力,也有助于保护颈椎,注意避免颈部疼痛和僵硬的症状。

上一个:虫草(菌丝体)哈士蟆胶囊(原名:虫草哈士蟆胶囊)

下一个:星月蜂牌蜂胶软胶囊

相关药品:

药品分类 [全部]
疲劳
感冒
湿热
咳嗽
腹胀
乏力
高血压
心绞痛
头痛
疼痛
失眠
便秘
流感
扁桃体炎
鼻塞
眩晕
尿道炎
硬化
头晕
贫血
糖尿病
肝炎
肺炎
关节痛
鼻炎
气管炎
衰弱
上呼吸道感染
糖尿
宫颈炎
月经不调
气滞
心悸
胃炎
冠心病
瘙痒
胆囊炎
耳鸣
神经衰弱
绞痛
胸闷
胀痛
肠炎
前列腺炎
口舌生疮
溃疡
痛经
咽痛
咽炎
软组织感染
动脉硬化
健忘
阴道炎
2型糖尿病
消化不良
蜂窝组织炎
湿疹
风湿性关节炎
淋病
慢性肝炎
骨关节炎
气短
目赤
膀胱炎
食欲不振
过敏
下呼吸道感染
脓肿
皮肤软组织感染
麻疹
抑郁
流行性感冒
偏头痛
荨麻疹
结膜炎
痢疾
呕吐
神经痛
盆腔炎
瘀血
附件炎
风热感冒
扭伤
腰膝酸软
脓疱
肾炎
喘息
疱疹
舌生疮
支气管炎
痉挛
口渴
喉炎
肾病
急性支气管炎
热感冒
牙龈肿痛
白血病
白细胞减少
带状疱疹
嗳气
营养不良
创伤
肝硬化
十二指肠溃疡
败血症
口干
胃溃疡
水肿
泌尿系统感染
肝损伤
尿路感染
慢性胃炎
急性扁桃体炎
伤口感染
咽喉炎
伤风
肺结核
中耳炎
黄褐斑
脑血栓
哮喘
腹腔感染
无力
高血脂
利尿
慢性支气管炎
高脂血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梦
脑膜炎
结核病
恶心
抽搐
湿痹
恶寒
骨质疏松
乳腺癌
绝经
过敏性鼻炎
血虚
皮肤瘙痒
自汗
胸痹
心力衰竭
疲乏
耳聋
复杂性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
原发性高血压
咳痰
紫癜
胁痛
抑郁症
慢性咽炎
肿胀
脾虚
头昏
前列腺增生
支气管哮喘
皮炎
吞酸
乳腺炎
湿热下注
溶血
气滞血瘀
佝偻病
中风
肾盂肾炎
淋巴瘤
小儿感冒
肝癌
坐骨神经痛
骨质增生
缺铁性贫血
骨痛
热咳
脊柱炎
尿频
白带
食欲减退
麻痹
瘙痒症
肾虚
厌食
气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