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欧狄沃)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欧狄沃)

英文名:Nivolumab Injection
主治:

药品说明书:

  •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称:欧狄沃
    英文名称:Nivolumab Injection
    汉语拼音:Nawuliyou Dankang Zhusheye

  • 【成份】

    活性成份: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一种针对程序性死亡 1(PD-1)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IgG4亚型)。辅料:枸橼酸钠二水合物、氯化钠、甘露醇、喷替酸、聚山梨酯80、盐酸、氢氧化钠、注射用水。

  • 【性状】

    澄清至乳光,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可能存在少量(极少)颗粒。

  • 【适应症】

    本品单药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 本品推荐剂量为3mg/kg,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每次持续60分钟,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产生不可接受的毒性。只要观察到临床获益,应继续本品治疗,直至患者不能耐受。有可能观察到非典型反应(例如最初几个月内肿瘤暂时增大或出现新的小病灶,随后肿瘤缩小)。如果患者临床症状稳定或持续减轻,即使有疾病进展的初步证据,基于总体临床获益的判断,可考虑继续应用本品治疗,直至证实疾病进展。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停药。不建议增加或减少剂量。有关永久停用或暂停给药的指南,请见表1所述。有关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管理的详细指南(详见注意事项)。特殊人群儿童人群 尚未确立本品在18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疗效。老年人群 老年患者(≥65 岁)无需调整剂量(参见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来自75岁或以上NSCLC患者的数据有限,不能就该人群得出相关结论。肾损伤 根据群体药代动力学结果,轻或中度肾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参见药代动力学)。重度肾损伤患者的数据有限,不能就该人群得出相关结论。肝损伤 根据群体药代动力学结果,轻或中度肝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参见药代动力学)。没有对重度肝损伤患者进行本品的相关研究。重度(总胆红素> 3倍UIN和任何AST)肝损伤患者必须慎用本品。给药方法 本品仅供静脉注射使用。在60分钟时间静脉输往本品。输注时所采用的输液管必须配有一个无菌、无热源、低蛋白结合的输液管过滤器(孔径0.2-1.2 μm)。 本品不得采用静脉推注或单次快速静脉注射给药。 本品可采用10 mg/mL溶液直接输注,或者采用注射用氯化钠溶液

  • 【不良反应】

    本说明书描述了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判断为可能由纳武利尤单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近似的发生率。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在一个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能与另一个临床试验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比较,也可能不能反映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发生率。安全性特征总结在不同肿瘤类型(n=2578,包括黑色素瘤、鳞状和非鳞状NSCLC、肾细胞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以及尿路上皮癌)汇总数据集中(纳武利尤单抗 3 mg/kg单药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10%)为疲劳(30%)、皮疹(17%)、瘙痒(13%)、腹泻(13%)和恶心(12%)。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1级或2级)。NSCLC患者至少24个月随访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腹泻 1/100至 1/10) ;偶见(≥1/1,000至 1/100) ;罕见(≥1/10,000至 1/1,000) :十分罕见( 1/10,000) 。未知(.上市后数据尚无法预测)。在每* 发生频率组,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列出这些不良反应。临床研究和上市后报告选定不良事件描述以下信息反映了汇总的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数据(来自黑色索瘤、鳞状和非鳞状NSCIC、肾细胞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以及尿路上皮癌)。下 列免疫相米性不良反应的管理指南详见注意事项。免疫相关性肺炎在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包括间质性肺病和肺浸润在内的肺炎发生率为3 4% (87/2578)。大多数病例的严重程度为1级或2级,分别有0.8% (21/2578)和1.7%(44/2578)的患者报告。分别有0.7% ( 19/2578)和.大多数病例的严重程度为1级或2级,分别有3.5% (91/2578)和1.2% (32/2578)的病例。分别有1.6% (41/2578) 和0.3% (9/2578) 的3级和4级病例。这些研究中未报告5级病例。至发生的中位时间为2.1个月(范围: 0.0-27.6)。27名患者(1.0%) 需要永久停用纳武利尤单抗。36名患者接受高剂量皮质类固醇(至少40mg强的松等效剂量),中位起始剂量为1.2 mg/kg (范围: 0.4-4.7) ,中位给药持续时间为2.6周(范围: 0.1-8.9) 。有132名患者(76.7%)缓解,至缓解的中位时间为5.9周(范围: 0.1-82.6*) 。免疫相关性肾炎和肾功能障碍在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 肾炎或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8%(71/2578)。大多数病例的严重程度为1级或2级,分别有1.6%(4 1/2578 )和0.7%( 18/2578)的患者报告。分别有0.4% (11/2578) 和,中位给约持续时间为2.9周(范围: 0.1-67.0) 。有42名患者(61.8%) 缓解,系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2.1 周(范围: (0.3-79.1*) 。免疫相关性内分泌疾病在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约治疗的患者中,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果状腺功能亢进在内的中状腺疾病的发生率为9.6% 248/2578)。大多 数病例的亚重和成为1级山级,分别有4.2%( 107/2578)利5.4% ( 139/2578)的病例报告。小于0.1% (2/2578) 的3级甲状腺疾病病例报告。也报告了垂体炎(1例1级: 2例2级、5例了级和1例4级)、垂体功能减退(4例2级相I例了级)、肾1:腺功能不全(包括2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1 例1级: 9例2级利5例3级)、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 (3例2级和1例3级)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3级)。这些研究中未报告5级病例。至这些内分泌病变发生的中位时间为2.8个月(范围: 0.3-29.1) 。了名患者(0.1%)需要永众停用纳武利尤单抗。18名患者接受高剂量皮质类固醇(至少40mg强的松等效剂量),中位起始剂量为0.7 mg/kg(范围:0.4-2.2),中位给药持续时间为2.4周(范围0.1-51.1).有117名患若(42.9%)缓解。至缓解的中位时间范围为0.4-144.1*周。免疫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在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皮疹的发生率为26.4% (680/2578) 。大多数病例的严重程度为1级,有20.1% (518/2578)的病例报告。分别有5.1% (131/2578)和1.2% (31/2578)的2级和3级病例报告。这些研究中未报告4级或S级病例。至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4个月(范围: 0.0-27.9) 。8名患者(0.3%)需要永久停用纳武利尤单抗。28名患者接受高剂量皮质类固醇(至少40 mg强的松等效剂量》,中位起始剂量为0.9 mg/kg ( 范围; 0.4-2.8) , 中位给药持续时间为1.9周(范围: 0.1-122.6) 。有428名患者(63.8%) 缓解,车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7.1周(0.1-150.0*) 。观察到罕见的史帝文斯-約翰逊综合征(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忪解症(TEN),其中部分患者出现了死亡结局(参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输液反应在接受纳武利忙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包括过敏反应的超敏反应/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为4.7% (121/2578) ,包括6例3级病例和2例4级病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_ (cHL)患者异体造血上组胞移植并发症来白两个cIIL研究中有49例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并终止治疗后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13/49例(26.5%) 报告了3级或4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3名(6%)患者报告有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Hyperacute GVHD),其定义为在干细胞输液14天内发生急性GVHD。6例(12%)患者报告在移植后第一个6周内,发生需要类固醇消疗的发热性综合征,未确定感染原因,其中3例患者接受类固醇治疗后缓解。1例患若发生肝静脉闭寒病,死于GVHD和名种器官衰竭。49名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后,行9例(18.4%)死;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梢并发症。这49名患者在异体造血十细胞移植后的中位随访期为5.6个月(范围: 0-19个月) 。实验室异常在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自基线水半加重至3级或4级实验室异常的患者比例如下:贫血5.2% (均为3级)、血小板减少1.0%、白细胞减少1.0%、淋巴细胞减少10.0%,中性粒细胞减少1.1% ,俄性磷酸酶升高2.1%、AST升高2.7%、ALT升高2.2%,总肌!红米开高1.2%、肌酊升高0.9%、高血糖3.8%、低血糖1.0%、 淀粉酶升高3.5%、脂肪酶升高7.9%、低钠血症6.4%、高钾血症1.8%、低钟血症1.5%、高钙血症1.2%、高镁血症0.7%、低镁血症0.5%、低钙血症0.7%和高钠血症0. 1%。免疫原性全球患者数据:与所有治疗性蛋白一样,纳武利尤单抗也存在着潜在的免疫原性。在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3 mg/kg、2周一次用药、可进行抗药抗体评估的2232名患者中,287名患者(12.9%)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抗药抗体阳性(经电化学发光法(ECL) 检测)。16名患者(0.7%)检测到中和抗体。根据药代动力学和暴露效应分析,存在抗药抗体情况下没有疗效损失、毒性特征改变或药代动力学特征改变的证据。中国患者数据:作中国 CA209078和CA209077研究(参见药代动力学)中,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沽疗3mg/kg或者240mg固定剂量、2周一-次用药、可进行抗药抗体评估的309名患者中,23名患者(7.4%) 治疗中抗药抗体阳性,3名患者(1.0%) 有抗纳武利尤单抗的中和抗体。中国临床研究CA209078在-项3期、随机、中国人群主导的开放性研究(CA209078)中评估了纳武利尤单抗了mg/kg作为单药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鳞状和非鳞状NSCLC的安全性和疗效。总计504名 患者(其中包括451名中国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组,接受纳武利尤单抗3 mg/kg (n =338) 60分钟静脉给药,2周一次,或多西他赛(n= 166) 75 mg/m^2、3周一次。Nivolumab 组最常报告(≥5%)的药物相关性AE为皮疹(11.6%)、疲劳(9.8%) 、ALT升高(9.5%)、AST升高(9.5%)、瘙痒(8.3%) 、食欲下降(7.4%) 和淀粉醇升高(6.2%)。 纳武利尤单抗组至未次给药后30天出现的、自基线水平加重至3级或4级实验室异常的患者比例如K:贫血3.0% (均为3级),白细胞减少症1.5%、淋巴细胞减少4.3%、中性粒细胞减少1.5%、碱性磷酸酶升高1.8%、AST升高1.5%、 ALT升高1.2%、胆红索升高0.6%。淀扮酶升高4.0%、脂肪酶升高5.1%、高钠血症0.3%、低钠血症7.4%、高钾血症0.9%、低钾血症0.9%、高钙血症2.5%、低钙血症1.8%、高镁血症2.5%、低镁血症0.3%。纳武利尤单抗组最常报告的任何分级药物相关性选定AE的分类为皮肤(21.1%)肝脏(18.4%) 、内分泌(9.5%) 和肺(6.5%)。选定AE分类的大多数事件都可控制,当给予免疫调节药物(大多为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时可缓解。CA209078研究中国患者的总体安全性特征与全球人群基本一致。

  • 【禁忌】

    对活性成份或(成份)所列的任何辅料存在超敏反应的患者。

  • 【注意事项】

    纳武利尤单抗可引起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应持续进行患者监测(至少至末次给药后5个月),因为不良反应可能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期间或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停止后的任何时间发生。对于疑似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认病因或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给予皮质类固醇。若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疗法治疗不良反应,症状改善后,需至少1个月的时间逐渐减量至停药。快速减量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恶化或复发。如果虽使用了皮质类固醇但仍恶化或无改善,则应增加非皮质类固醇性免疫抑制治疗。在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不可重新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中,应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预防机会性感染。若出现任何重度、复发的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以及任何危及生命的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免疫相关性肺炎已经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中观察到了重度肺炎或间质性肺病,包括致死病例(参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是否有肺炎症状和体征,如放射学改变(例如,局部毛玻璃样混浊、斑块样浸润)、呼吸困难和缺氧。应排除感染和疾病相关性病因。对于3级或4级肺炎,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应按照2-4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对于2级(症状性)肺炎,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按照1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一旦病情改善,可在皮质类固醇减量后重新开始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如果虽给予皮质类固醇但病情恶化或无改善,则应将皮质类固醇剂量增加至2 - 4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并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免疫相关性结肠炎已经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中观察到重度腹泻或结肠炎(参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是否有腹泻和其他结肠炎症状,如腹痛和粘液便或血样便。应排除感染和疾病相关性病因。对于4级腹泻或结肠炎,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按照1-2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对于3级腹泻或结肠炎,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按照1-2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一旦病情改善,可在皮质类固醇减量后重新开始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如果虽给予皮质类固醇但病情恶化或无改善,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对于2级腹泻或结肠炎,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若有持续腹泻或结肠炎,应按照0.5-1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一旦病情改善,可在皮质类固醇减量(若需要)后重新开始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如果虽给予皮质类固醇但病情恶化或无改善,则应将皮质类固醇剂量增加至1 - 2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并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免疫相关性肝炎已经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中观察到重度肝炎(参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是否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如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升高。应排除感染和疾病相关性病因。对于3级或4级转氨酶或总胆红素升高,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应按照1-2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对于2级转氨酶或总胆红素升高,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若该类实验室数值持续升高,应按照0.5-1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给予皮质类固醇治疗。一旦病情改善,可在皮质类固醇减量(若需要)后重新开始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如果虽给予皮质类固醇但病情恶化或无改善,则应将皮质类固醇剂量增加至1 - 2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并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在一项晚期肝细胞癌研究中有262名患者接受了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其中23%感染HCV,25%感染HBV。慢性HBV感染患者需要同时应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维持病毒载量 100 IU/mL。根据这些数据,给予HCV或有效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患者应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安全性特征与非感染患者相似。免疫相关性肾炎或肾功能障碍已经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中观察到重度肾炎或肾功能障碍(参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是否有肾炎和肾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多数无症状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升高。应排除疾病相关性病因。对于4级血清肌酐升高,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按照1-2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对于2级或3级血清肌酐升高,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按照0.5-1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给予皮质类固醇治疗。一旦病情改善,可在皮质类固醇减量后重新开始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如果虽给予皮质类固醇但病情恶化或无改善,则应将皮质类固醇剂量增加至1 - 2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并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免疫相关性内分泌疾病已经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中观察到重度内分泌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不全(包括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炎(包括垂体功能减退)、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参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是否有内分泌病和高血糖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是否有甲状腺功能改变(治疗开始时、治疗过程中定期以及临床评估提示需要时)。患者可能出现疲劳、头痛、精神状态改变、腹痛、不寻常的排便习惯和低血压,或可能类似于脑转移或基础疾病等其他病因的非特异性症状。除非鉴别到了其他病因,否则应考虑内分泌病的症状和体征具有免疫相关性。对于有症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应根据需要开始甲状腺激素代替治疗。对于症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根据需要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如果怀疑有甲状腺急性炎症,也应考虑按照1-2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一旦病情改善,可在皮质类固醇减量(若需要)后重新开始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应继续监测甲状腺功能,以确保采用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对于危及生命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对于症状性2级肾上腺功能不全,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根据需要开始生理性皮质类固醇代替治疗。对于重度(3级)或危及生命(4级)的肾上腺功能不全,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应继续监测肾上腺功能和激素水平,以确保采用适当的皮质类固醇替代治疗。对于症状性2级或3级垂体炎,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根据需要开始激素代替治疗。如果怀疑有垂体急性炎症,也应考虑按照1-2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一旦病情改善,可在皮质类固醇减量(若需要)后重新开始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对于危及生命的(4级)垂体炎,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应继续监测垂体功能和激素水平,以确保采用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对于症状性糖尿病,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根据需要开始胰岛素替代治疗。应继续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采用适当的胰岛素替代治疗。但对于危及生命的糖尿病,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已经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中观察到重度皮疹。若出现3级皮疹,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若出现4级皮疹,则停用。重度皮疹时,应使用1-2 mg/kg/天甲泼尼松当量给予高剂量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已经观察到过罕见的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病例,其中有些甚至出现死亡结局。如果出现SJS或TEN的症状或体征,应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将患者转至专科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如果患者在纳武利尤单抗使用中出现SJS或TEN,建议永久停用纳武利尤单抗。患者在既往接受其他抗癌免疫激动剂治疗中出现过严重或威胁生命的皮肤不良反应,应谨慎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其他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在不同剂量、给药方案和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中,有小于1%的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患者报告了以下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胰腺炎、葡萄膜炎、脱髓鞘、自身免疫性神经病变(包括面部和外展神经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肌无力综合征、脑炎、胃炎、结节病、十二指肠炎、肌炎、心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纳武利尤单抗上市使用后已有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的病例报告。对于疑似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认病因或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应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给予皮质类固醇。一旦病情改善,可在皮质类固醇减量后重新开始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若出现任何复发的重度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及任何危及生命的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必须永久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使用纳武利尤单抗中已经报告罕见的肌肉毒性(肌炎、心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其中一些出现死亡结局。如果患者出现肌肉毒性的症状和体征,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将患者转至专科部门进行评估并及时治疗。根据肌肉毒性严重程度,应暂停或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开始适当治疗。上市后接受PD-1抑制剂的患者,报告有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会增加实体器官移植排斥的风险。在此类患者中应考虑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获益/可能的器官排斥风险。输液反应已经在纳武利尤单抗临床试验中观察到重度输液反应(参见[不良反应])。如果出现重度或危及生命的输液反应,必须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出现轻或中度输液反应的患者在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时应给予密切监测,并依照输液反应预防的本地治疗指南预防用药。疾病特异性注意事项非小细胞肺癌基线体质状况评分≥ 2、有活动性脑转移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性间质性肺病的患者,以及在进入研究前曾接受过全身性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排除在NSCLC临床试验之外(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和[临床试验])。因无相关数据,该类人群应在认真考虑个体可能的获益/风险后慎用纳武利尤单抗。控制钠摄入的患者本品每毫升含0.1 mmol(或2.5 mg)钠。在对控制钠摄入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基于药效学特性,纳武利尤单抗不可能会影响驾驶和操作机器的能力。由于可能出现疲劳等不良反应(参见[不良反应]),因此,建议患者在驾驶或操作机器期间慎用本品,直至确定纳武利尤单抗不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配伍禁忌在没有进行配伍性研究的情况下,本品不得与其他医药产品混合。本品不应与其它医药产品经相同的静脉通道合并输注。

  •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尚未确立本品在18岁以下儿童中的安全性和疗效。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尚无妊娠女性使用纳武利尤单抗的数据。动物研究已经显示具有胚胎胎儿毒性(参见药理毒理)。已知人lgG4会穿过胎盘屏障,而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lgG4;所以,纳武利尤单抗有可能会经母体传输至发育中的胎儿。不建议在妊娠期间、在不采用有效避孕措施的育龄期女性中使用纳武利尤单抗,除非临床获益大于潜在风险。应在最后一次应用纳武利尤单抗后至少5个月内采用有效避敬措施。哺乳尚不清楚纳武利尤单抗是否会经人乳分泌。 由于许多药品(包括抗体)会在人乳中分泌,因此,无法排除会对新生儿/婴儿造成风险。在考虑母乳喂养对孩子的益处以及治疗对妇女的益处后,必须做出是停止母乳喂养还是停止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决定。生育力尚未进行评估纳武利尤单抗对生育力影响的研究。因此,纳武利尤单抗对男性和女性生育力的影响不详。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65岁)无需调整剂量(参见临床试验和药代动力学)。在老年患者(>65岁)和年轻患者(

  • 【药物相互作用】

    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人单克隆抗体,尚未进行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因单克隆抗体不经细胞色素P450(CYP)酶或其他药物代谢酶代谢,因此,合并使用的药物对这些酶的抑制或诱导作用预期不会影响纳武利尤单抗的药代动力学。其他相互作用形式全身性免疫抑制因可能干扰药效学活性,应避免在基线开始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前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不过,为了治疗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可在开始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初步结果显示,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开始后应用全身性免疫抑制治疗不会影响纳武利尤单抗疗效。

  •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T细胞中表达的PD-1受体与其配体PD-LI和PD-L2结合,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生成。部分肿瘤细胞的PD-1配体上调,通过这个通路信号传导可抑制激活的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监视。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人类免疫球蛋白G4 (IgG4) 单克隆抗体(HuMAb),可与PD-1受体结合,阻断其与PD-L1和PD-L2 之间的相互作用,阻断PD-1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反应,包括抗肿瘤免疫反应。在同源小鼠肿瘤模型中,阻断PD-1 活性可抑制肿瘤生长。毒理研究生殖毒性PD-1/PD-L1通路的一个主嬰功能是维持妊娠母体对胎儿的免疫耐受。在妊娠小鼠模型中,阻新PD-L,1信号通路会破坏母体对胎鼠的耐受性,增加胎鼠流产。食毁猴从妊娠初期的器官形成期起至分娩,每周给予纳武利尤单抗2次,可见非剂量依耐性地增加流产和胎仔死亡率,纳武利尤单抗在猴中的暴露量为临床剂量3mg/kg时暴露量的9~42倍(以AUC计)。基于其作用机制,胎仔暴露于纳武利尤单抗可增加发生免疫介导紊乱成改变lF常免疫应答的风险,在PD)-1 基因敲除小鼠中已有免疫介导紊乱的报道。纳武利尤单抗给药组存活的猴胎仔(给药组18/32,溶媒对照组11/16)未见明显致畸作用,从小生到δ个月,给药组胎仔的神经行为、免疫学和临床病理学参数与溶媒对照组相当。尚未开展纳武利尤单抗的生育力研究,在1个月和3个月的食蟹猴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纳武利尤单抗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米见明显影响,但研究中的大部分动物尚未性成熟。其他毒性在材物模型中,抑制PD-!信号通路叮增加一些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增强炎症反应。与野生型小鼠比,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PD-1基因敲除小鼠存活率明显降低,这与PD-1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细菌增殖和炎症反应增加有关。PD-1燕因敲除小鼠感染脑膜炎病毒后存活率同样降低。

  • 【贮藏】

    2~8°C避光贮存,不可冷冻。配制后溶液的保存条件,参见[有效期]。

  • 【规格】

    100毫克/10毫升(10毫克/ml)x1瓶

  • 【包装规格】

    玻璃瓶装,1瓶/盒。

  • 【有效期】

    未开封:36个月。开封后:按照微生物学观点,药品一旦开封应立即进行输注或稀释输注。配制后溶液按照微生物学观点应立即使用药品。如果配制后的溶液不能立即使用,本品稳定性研究表明,2~8°C避光可保存24小时,20~ 25°C室内光照下最多保存8小时(8 小时包括给药时间)。

  • 【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进口药品注册标准: JS20170003

  • 【批准文号】

    注册证号S20180015

医师专业问答:

问:成都中医肿瘤专科医院-直肠癌注射液

答:成都中医肿瘤专科医院-直肠癌注射液-成都中医肿瘤医院有:1.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2.成都西南中医院、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4.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112.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直肠癌患者不宜使用灌注治疗。因为灌注治疗通常是指将药物通过静脉或动脉途径注入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而直肠癌患者的肠道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使用灌注治疗可能会增加肠道负担,导致不适症状加重。因此,为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应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采用灌注治疗。如果患者需要接受灌注治疗,应在有经验的肿瘤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在治疗直肠癌的过程中,建议定期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有助于促进康复。

问:成都中医肿瘤排名前十名-治疗肝癌的注射液

答:成都中医肿瘤排名前十名-治疗肝癌的注射液-成都中医肿瘤医院有:1.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2.成都西南中医院、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4.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122.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治疗肝癌的注射液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阿帕替尼、紫杉醇和顺铂。这些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应定期监测副作用并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1.索拉非尼索拉非尼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受体活性来阻断肿瘤血供,从而达到抗肿瘤效果。此药可用于晚期肝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小肝癌患者,可考虑使用索拉非尼以控制病情发展。2.仑伐替尼仑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VEGFR、FGFR等信号通路,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适用于肝癌患者的系统性治疗。对于复发性或转移性肝癌且不适合接受局部治疗者,仑伐替尼是有效的管理选择。3.阿帕替尼阿帕替尼能够阻断VEGF受体,减少内皮细胞增殖,从而抑制新血管形成,改善肝癌微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对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系统化疗后发生疾病进展或复发的肝癌患者,阿帕替尼可以作为三线治疗的选择之一。4.紫杉醇紫杉醇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干扰微管蛋白装配来阻止癌细胞分裂和增殖,对多种类型的癌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紫杉醇常用于晚期肝癌患者的辅助化疗,旨在巩固手术或放疗后的治疗效果。5.顺铂顺铂是一种经典的烷化剂,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能够透过生物膜进入细胞核,与DNA结合导致其结构改变,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及功能,产生细胞毒效应。顺铂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瘤以及某些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在肝癌的治疗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身体健康。

问:氯化钠注射液输的液体是盐水吗

答:氯化钠注射液输的液体是盐水,它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电解质失衡和维持体液平衡。氯化钠注射液中的液体是盐水,因为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通过静脉输液进入人体后,可以补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在临床中,氯化钠注射液常用于治疗因电解质失衡导致的疾病或症状。它能够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对于低血容量性休克、高渗性脱水等情况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问:肝虫净和伊维菌素注射液可以一起用吗

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在特定情况下肝虫净和伊维菌素注射液可以一起使用。肝虫净和伊维菌素注射液是两种不同的药物,分别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和驱除寄生虫。肝虫净主要针对肠道寄生虫,而伊维菌素则对线虫和节肢动物有效。因此,这两种药物可以一起使用,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如患者同时患有多种寄生虫感染或需要联合治疗时,医生可能会考虑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虑,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问: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能治疗粘液腺囊肿吗

答:盐酸异丙嗪注射液不能有效治疗粘液腺囊肿。盐酸异丙嗪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和晕动病,其主要成分为盐酸异丙嗪。而粘液腺囊肿是由于唾液腺导管阻塞导致的,与过敏反应无关。因此,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对粘液腺囊肿的治疗作用有限。粘液腺囊肿通常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抽吸来治疗,而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并不能解决导管阻塞的问题。对于粘液腺囊肿患者,应咨询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避免自行使用药物。

问:夏天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病变有效吗

答:夏天无注射液对轻度膝关节病变可能有效,但对于严重或伴有感染的病变效果有限。夏天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夏天无,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膝关节的轻度炎症或软组织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对严重的关节退行性疾病或骨性关节炎可能效果有限。膝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病因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如果病变较轻且为非感染性炎症,夏天无注射液可能有效;但若病变严重或伴有感染,则需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对于膝关节病变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夏天无注射液,并结合物理治疗和适当的运动康复。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均衡。

问: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可以提高免疫力吗

答: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可以提高免疫力,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结合其他生活方式调整来增强机体抵抗力。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中含有脂多糖成分,脂多糖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之一,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该药物可以提高免疫力。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因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等。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避免自行使用或超量使用。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除了使用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外,还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来提高免疫力。

问:喝葡萄糖注射液能否化解血液里氯离子

答:喝葡萄糖注射液不能直接化解血液里的氯离子,但可以提供能量支持身体代谢。葡萄糖注射液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血糖水平,通过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来提供能量。氯离子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其浓度的改变通常与电解质平衡失调有关。喝葡萄糖注射液并不能直接影响血液中的氯离子浓度,因为葡萄糖和氯离子的代谢途径不同。血液中的氯离子浓度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如肾功能不全、高氯性酸中毒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电解质失衡的情况,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需要调整饮食或药物治疗;高氯性酸中毒患者则可能需要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来调节酸碱平衡。

问:高烧咳嗽输液用阿奇和氨溴索注射液可以吗

答:高烧咳嗽输液时是否使用阿奇和氨溴索注射液需根据具体病因来决定,在确定病因前不应盲目使用抗生素。高烧咳嗽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性疾病、过敏反应等。阿奇是一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氨溴索注射液则是一种祛痰药,可以缓解咳嗽症状。如果高烧咳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则使用阿奇可能有效;但如果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则可能不适合使用阿奇。在确定病因之前,不建议盲目使用抗生素。如果高烧持续不退或咳嗽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在输液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健康。

问: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去黄疸吗

答: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可以辅助治疗部分由肝功能异常引起的黄疸,但具体使用需遵医嘱,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主要通过改善肝功能来治疗黄疸。它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对于肝功能异常引起的黄疸,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并非所有类型的黄疸都适用。对于非肝源性黄疸或严重黄疸患者,可能需要其他治疗方法。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并严格遵循医嘱。对于黄疸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的改善。避免饮酒、高脂肪食物和过度劳累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

上一个:对乙酰氨基酚片(九洋)

下一个:胰激肽原酶

相关药品:

药品分类 [全部]
疲劳
感冒
腹胀
乏力
湿热
咳嗽
高血压
疼痛
便秘
心绞痛
流感
失眠
关节痛
头痛
鼻塞
扁桃体炎
眩晕
糖尿病
气管炎
贫血
尿道炎
硬化
头晕
肺炎
鼻炎
月经不调
糖尿
肝炎
气滞
上呼吸道感染
衰弱
胃炎
瘙痒
冠心病
宫颈炎
口舌生疮
心悸
耳鸣
2型糖尿病
神经衰弱
痛经
胆囊炎
胸闷
胀痛
前列腺炎
阴道炎
肠炎
咽痛
绞痛
湿疹
软组织感染
目赤
溃疡
咽炎
动脉硬化
消化不良
蜂窝组织炎
健忘
慢性肝炎
抑郁
淋病
皮肤软组织感染
过敏
瘀血
骨关节炎
下呼吸道感染
气短
麻疹
膀胱炎
喘息
呕吐
痢疾
结膜炎
肾病
食欲不振
风湿性关节炎
附件炎
痉挛
荨麻疹
支气管炎
扭伤
嗳气
脓肿
风热感冒
偏头痛
胃溃疡
腰膝酸软
白细胞减少
伤风
口渴
营养不良
神经痛
流行性感冒
盆腔炎
热感冒
喉炎
舌生疮
脓疱
肾炎
高脂血症
创伤
高血脂
败血症
急性支气管炎
肝损伤
白血病
中耳炎
口干
结核病
牙龈肿痛
水肿
带状疱疹
黄褐斑
腹腔感染
伤口感染
慢性胃炎
耳聋
肝硬化
无力
十二指肠溃疡
肺结核
利尿
疱疹
恶寒
急性扁桃体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尿路感染
抽搐
泌尿系统感染
湿痹
脑血栓
慢性支气管炎
绝经
血虚
咽喉炎
胸痹
乳腺癌
哮喘
过敏性鼻炎
恶心
皮肤瘙痒
多梦
脑膜炎
抑郁症
胁痛
骨质疏松
心力衰竭
自汗
脾虚
吞酸
前列腺增生
细菌感染
乳腺炎
复杂性尿路感染
慢性咽炎
咳痰
原发性高血压
支气管哮喘
肿胀
疲乏
湿热下注
中风
头昏
肾盂肾炎
佝偻病
缺铁性贫血
淋巴瘤
坐骨神经痛
脊柱炎
气滞血瘀
皮炎
溶血
紫癜
骨质增生
骨痛
小儿感冒
肝癌
食欲减退
麻痹
尿频
白带
瘙痒症
肌肉酸痛
厌食
多饮
慢性浅表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