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分散片(卓和)

甲钴胺分散片(卓和)

处方药物国家医保目录(乙类)

英文名:Methylcobalamin Dispersible Tablets
主治:遗传性感觉神经病  腘血管陷迫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

药品说明书:

  •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甲钴胺分散片
    商品名称:卓和
    英文名称:Methylcobalamin Dispersible Tablets
    汉语拼音:Jiagu,an Pian

  • 【成份】

    甲钴胺

  • 【性状】

    本品为棕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淡红色。

  • 【适应症】

    治疗周围神经性疾病。

  • 【用法用量】

    口服。通常成年人一日3次,1次1片。根据年龄和症状可酌情增减。

  • 【不良反应】

    1.过敏偶有皮疹发生(发生率<0.1%),出现后请停止用药。 2.其它偶有(发生率5%~0.1%)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 【禁忌】

    禁用于对甲钴胺或处方中任何辅料有过敏史的患者。

  • 【注意事项】

    1.如果服用一个月以上无效,则无需继续服用。 2.从事汞及其化合物的工作人员,不宜长期大量服用本品。 3.本品开封后,应避光、避湿保存。

  •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遵医嘱。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虽然甲钴胺在动物试验中未表现致畸作用,但其对怀孕妇女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甲钴胺是否通过妇女乳汁分泌,但动物试验报告甲钴胺有乳汁分泌。本品在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由于老年人机能减退,建议采取适当措施,在医生指导下减少用量。

  •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 【药理作用】

    1.甲钴胺容易转移到神经细胞的细胞器中,从而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与氰钴胺(CN-B12)相比,甲钴胺向神经细胞中的细胞器转移性良好(大鼠),在由同型半胱氨酸生成蛋氨酸的过程中起着辅酶的作用,在脑细胞、脊髓神经细胞的实验中,尤其是参与由脱氧尿嘧啶核苷生成胸腺嘧啶核苷,促进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小鼠)。 3.促进轴索内轴流和轴索再生 在由链脲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的坐骨神经细胞实验中,使轴索的骨架蛋白输送正常化,对由阿霉素、丙烯酰胺、长春新碱所致药物性神经障碍(大鼠、兔)及轴索变性小鼠模型、自然发病糖尿病大鼠的䦸ྠ均表现出能抑制神经病理学、电生理学上的变性神经的出现。 3.促进髓鞘形成(磷脂合成) 由于提高蛋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构成髓鞘的主要脂质卵磷脂的合成,使之髓鞘形成(大鼠)。 4.对神经轴突传递的延迟和神经传递物质减少的恢复 在挤压坐骨神经实验中,由于提高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从而使终板电位的诱发早期恢复(大鼠)。另外,在缺乏胆碱饲料饲养的大鼠实验证明,使低下的脑内乙酰胆碱含量正常化。

  • 【贮藏】

    本品开封后,应避光、避湿保存

  • 【规格】

    0.5mg

  • 【包装规格】

    20s/盒,每盒0.5mg*30片,0.5mg*10s*4板/盒,0.5mg*12s*2板/盒,0.5mg*12s*3板/盒,0.5mg*12s/盒,0.5mg*30s+4.6g/s*10s/套

  • 【有效期】

    36个月

  • 【执行标准】

    YBH05142008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80290

  •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8年06月18日修改日期:2012年01月18日

  •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医师专业问答:

问:甲钴胺分散片副作用

答:甲钴胺分散片可能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神经毒性、血液系统异常和肝功能损害。1.胃肠道不适服用甲钴胺分散片后,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对于出现上述情况者,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处理。2.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对甲钴胺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若怀疑为药物过敏,则需立刻停药并寻求医生帮助进行抗组胺治疗或激素类药物缓解。3.神经毒性长期大量使用该药物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麻木、刺痛感等症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有神经系统相关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减少剂量或调整方案。4.血液系统异常极个别情况下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的情况,此时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如果确诊存在此类问题,则应避免盲目增加服药量,并注意休息与营养支持。5.肝功能损害过量摄入也可能损伤肝脏组织,造成转氨酶升高或其他指标异常。因此,在使用期间要特别关注身体状况的变化,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有肝脏疾病史的人群更要注意。针对这些潜在风险,建议在接受治疗前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用药计划;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不能吃甲钴胺分散片

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分散片。甲钴胺分散片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抑制神经退行性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但本品为营养神经类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用药。如果患者对甲钴胺分散片过敏,则不能服用,否则可能会出现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甲钴胺分散片主要用于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因此不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此外,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控制糖尿病,并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问:三叉神经痛甲钴胺分散片

答:三叉神经痛甲钴胺分散片,通常是指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该药物为一种营养神经类药物,可用于缓解三叉神经痛所引起的面部疼痛。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可能与颅内肿瘤、炎症等有关,可导致一侧面部出现阵发性剧痛。而甲钴胺分散片属于一种辅酶药,可以促进神经元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进轴索内传导冲动的形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如果患有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遵医嘱服用甲钴胺分散片后,可以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有利于改善三叉神经痛所引起的面部疼痛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服用甲钴胺分散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此药,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另外,对于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慎用此药。若需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后进行联合用药。若服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则需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问:甲钴胺分散片治三叉神经痛

答:甲钴胺分散片对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能完全治愈。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三叉神经受损而引起,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剧痛。甲钴胺分散片属于一种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促进神经修复,对于缓解三叉神经痛有一定帮助。此外,三叉神经痛还可能与炎症、外伤等因素有关,此时服用甲钴胺分散片并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服用甲钴胺分散片时,需要明确病因后遵医嘱用药。如果患者出现三叉神经痛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肿瘤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则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另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问:甲钴胺分散片可以长期吃吗

答:甲钴胺分散片一般可以长期吃,但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甲钴胺分散片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属于营养神经的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甲钴胺分散片,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需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咨询医生。同时,对甲钴胺成分过敏的患者也需避免使用此药物。另外,由于甲钴胺分散片需通过肝脏代谢,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甲钴胺分散片,可能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从而引起肝功能损伤。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钴胺分散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建议患者在服用甲钴胺分散片时需要注意,如果对该药物的成分存在过敏的情况,需避免服用,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另外,如果患者服用甲钴胺分散片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问:甲钴胺分散片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

答:甲钴胺分散片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等疾病。甲钴胺分散片的用法用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1、功效与作用甲钴胺分散片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属于营养神经类药物,主要成分是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元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能够修复被损害的神经组织,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甲钴胺分散片可以治疗周围神经病,如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也可以用于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2、甲钴胺分散片的用法用量甲钴胺分散片可以直接口服,也可以放入温水中溶解后服用。如果是治疗周围神经病,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剂量,一般建议每日口服30mg,可以根据病情轻重程度适当增减剂量。如果是治疗巨幼红细胞贫血,建议患者遵医嘱从日常的饮食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B12,一般建议每日补充100-200μg的维生素B12即可,同时需要注意避免过量服用,以免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患者在服用甲钴胺分散片时要注意避免喝酒,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在服用甲钴胺分散片后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问:带状疱疹一定要吃甲钴胺分散片吗

答:带状疱疹不一定要吃甲钴胺分散片,具体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有可能会导致皮肤表面出现成簇的水疱,并且会伴随局部瘙痒、疼痛的现象,而甲钴胺分散片是一种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能够促进神经元的传导,如果患者出现了带状疱疹,而且伴随神经痛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钴胺分散片进行缓解,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如果患者只是出现了单纯的带状疱疹,并没有出现其他的症状,不需要吃甲钴胺分散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病情恢复期间要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芥末等,否则会导致局部的疼痛感更加严重。

问:怎么判断甲钴胺分散片是正品呢

答:判断甲钴胺分散片是不是正品,可以通过查询药物的说明书,或者是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来判断。甲钴胺分散片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属于一种维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如果患者在服用甲钴胺分散片后,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可能是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此时患者需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物,并及时就医治疗。此外,患者也可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比如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等,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则说明该药物是正品。患者在服用甲钴胺分散片时,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问:甲钴胺片和甲钴胺分散片的区别有哪些呢

答:甲钴胺片和甲钴胺分散片的区别在于剂型不同,一个是片剂,一个是分散片。1、甲钴胺片甲钴胺片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属于维生素类药物,主要成分是甲钴胺,可以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2、甲钴胺分散片甲钴胺分散片是一种片剂,主要成分是甲钴胺,是一种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两者都可以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如果患者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营养神经的效果。如果患者出现的是面神经麻痹,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分散片进行治疗,对治疗疾病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无论是甲钴胺片还是甲钴胺分散片,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选择药物。如果患者对上述药物过敏,则不建议服用,以免出现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起红疹等不适症状。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停止用药并就医治疗。

问:甲钴胺分散片是处方药吗能治什么病呢

答:甲钴胺分散片是处方药,一般可以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甲钴胺分散片的主要成分是甲钴胺,是一种维生素B12类似物,进入人体后可以促进人体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可以促进神经元传导,主要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损害,导致神经传导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甲钴胺分散片可以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主要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需要注意的是,对甲钴胺分散片过敏的人群不宜使用,以免出现过敏反应。另外,如果服用一个月以上无效,不宜继续服用,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避免私自用药。如果服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上一个:健儿消食口服液(同仁堂)

下一个:甲氨蝶呤片(茂祥)

相关药品:

药品分类 [全部]
疲劳
感冒
腹胀
乏力
便秘
疼痛
高血压
咳嗽
关节痛
流感
湿热
心绞痛
头痛
扁桃体炎
气管炎
眩晕
失眠
糖尿病
鼻塞
头晕
贫血
硬化
尿道炎
月经不调
胃炎
口舌生疮
冠心病
鼻炎
宫颈炎
气滞
肝炎
肺炎
心悸
2型糖尿病
糖尿
痛经
上呼吸道感染
衰弱
瘙痒
胀痛
阴道炎
胸闷
软组织感染
绞痛
耳鸣
肠炎
胆囊炎
咽痛
瘀血
抑郁
神经衰弱
蜂窝组织炎
目赤
湿疹
慢性肝炎
动脉硬化
前列腺炎
溃疡
肾病
胃溃疡
骨关节炎
皮肤软组织感染
过敏
痉挛
喘息
呕吐
结膜炎
消化不良
淋病
风湿性关节炎
附件炎
扭伤
健忘
高脂血症
膀胱炎
痢疾
嗳气
下呼吸道感染
气短
荨麻疹
咽炎
支气管炎
营养不良
腰膝酸软
偏头痛
热感冒
结核病
伤风
麻疹
喉炎
脓肿
白细胞减少
食欲不振
脓疱
高血脂
口渴
耳聋
神经痛
舌生疮
中耳炎
肾炎
白血病
创伤
流行性感冒
风热感冒
盆腔炎
口干
伤口感染
带状疱疹
恶寒
慢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支气管炎
泌尿系统感染
利尿
湿痹
水肿
肝损伤
急性扁桃体炎
肺结核
牙龈肿痛
败血症
肝硬化
尿路感染
黄褐斑
抽搐
血虚
类风湿性关节炎
咽喉炎
疱疹
胸痹
绝经
乳腺癌
抑郁症
吞酸
腹腔感染
胁痛
哮喘
自汗
恶心
脑血栓
皮肤瘙痒
无力
慢性支气管炎
乳腺炎
前列腺增生
慢性咽炎
心力衰竭
细菌感染
骨质疏松
过敏性鼻炎
复杂性尿路感染
脑膜炎
支气管哮喘
肿胀
脾虚
湿热下注
佝偻病
咳痰
多梦
肾盂肾炎
坐骨神经痛
疲乏
原发性高血压
缺铁性贫血
皮炎
脊柱炎
淋巴瘤
中风
骨质增生
气滞血瘀
紫癜
骨痛
头昏
麻痹
肌肉酸痛
尿频
多饮
食欲减退
小儿感冒
瘙痒症
白带
慢性浅表性胃炎
厌食
溶血
热咳